沒加工一樣危險?研究:紅肉每天多吃50克 心血管疾病恐增26%
未加工食品比較健康?一項關於「紅肉」的統合研究指出,無論是否為加工肉品,每天多吃50-100克的紅肉,就可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紅肉攝取過量被認為是造成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組合肉與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相關。
未加工食品比較健康?一項關於「紅肉」的統合研究指出,無論是否為加工肉品,每天多吃50-100克的紅肉,就可能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有關,紅肉攝取過量被認為是造成心臟病的風險因子之一,特別是加工肉品如培根、香腸、熱狗、組合肉與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相關。
已有不少研究指出,固定的運動習慣可以減少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不過對於帶有糖尿病遺傳基因的人群而言,是否有一樣的保護作用,學界尚未有一致定論。最近醫學期刊終於證實,中高強度運動有助於抵消糖尿病的遺傳風險。
經常咳嗽、喘不過氣別以為是小事,一旦聽診時肺葉時有「魔鬼氈」撕裂的異音,就有可能是「肺纖維化」徵兆!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醒,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或被患者以為是小感冒而錯失治療時機。
平日上班忙副業多,在睡眠時間相對較少的狀況下,是否該透過假日補眠恢復精神?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適度補眠確實對提振精神有益,但錯誤的補眠卻會導致「越睡越累」、還會影響生活作息。
常聽到加班會導致「爆肝」的說法,但實際上加班、輪班或夜班等影響晝夜節律的工作方式,比起爆肝恐怕更加「燒腦」!近期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出,上晚班、大夜班者或需要輪班的勞工,比起上日班者更可能出現「認知障礙」風險。
使用「酸類」保養品進行居家煥膚可說是時下保養風潮,雖有不少產品標榜減緩痘痘、粉刺、皮膚暗沉、老化等問題,但酸類具有刺激性,網路上也頻傳刷酸導致脫皮、泛紅等等「災情」。
距華語歌壇巨星李玟逝世已2個多月之久,各界表達哀悼之意的同時,也引起民眾對於「憂鬱症」預防的重視。事實上近期權威期刊《Nature》之子刊物《Nature mental health》刊載論文明確指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7大習慣,可以將憂鬱症發生的風險降低57%之多。
性行為的缺乏不只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危及「預期壽命」,造成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表明,男性對於性行為缺乏興趣,被發現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皆比固定採取性行為者較高。
體重突然出現「暴跌」狀況,可別高興地太早!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指出,一名46歲女性患者日前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加上脹氣、胃食道逆流症狀愈發嚴重,於是就醫採取醫學功能檢查。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推動長照2.0已屆滿六年,全台目前約有1,800家居服單位及1,000家日間照顧中心,提供近44萬人社區式長照服務,服務量能占總需求量45%。面對逐漸擴大的高齡服務需求,不僅是企業新的發展機會,同時解決社會問題。
兩性關係中,不少男女對「小兄弟」的長短粗細有迷思,無論是「長度」或「粗度」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萊佳形象美學診所徐詣醫師表示,就過往的調查還有病人反饋,想要伴侶雙方都「性」福,男性陰莖的「粗細」才是重點。
眾所周知,不理性的飲酒行為會導致「脂肪肝」風險增加;若患病後不加以控制飲酒量,更會引起「肝臟衰竭」,嚴重者甚至將危及性命!澄清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明駿醫師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7歲肥胖男性,原本就有脂肪肝病史,最近更是因失業在家,整日借酒澆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