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邊緣人」傷心又傷腦! 長期「社會孤立」後果比肥胖更嚴重
身為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當沒有親友陪伴在側,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偶爾當一回「邊緣人」或許能得到片刻自在,但有不少研究證明,長期的孤獨感可能造成對身心不利的後果,包括步入老年後的癡呆症風險增加、認知功能下降;以及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身為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當沒有親友陪伴在側,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偶爾當一回「邊緣人」或許能得到片刻自在,但有不少研究證明,長期的孤獨感可能造成對身心不利的後果,包括步入老年後的癡呆症風險增加、認知功能下降;以及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身上背負數種壓力,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早已司空見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壓力源可能持續傷害身體與心靈健康。哈佛大學直屬健康機構《哈佛健康出版社》即指出,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與長期壓力有關。美國麻州總醫院心理諮商中心專家Shalu Ramchandani指出,個人面對壓力並感到威脅或危險時,會透過釋放壓力荷爾蒙、收緊肌肉、血壓上升以進入「備戰狀態」。
咖啡的作用不只是提神?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曾提出,適量攝取咖啡對降低血壓具正向作用;並能減少糖尿病的發生機率。除此之外也有科學研究指稱,咖啡因的攝取更與減輕憂鬱症、自殺率有顯著相關。根據2021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提出的研究指出,每日更高的咖啡攝取量與中風、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每天喝0.5-3杯咖啡,就有機會顯著降低中風的風險。
體內產生「慢性發炎」症狀,要當心老化、肥胖甚至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慢性發炎症狀是現代人面臨最普遍的健康風險,與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該如何減少體內「慢性發炎」問題?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營養部主任Kathy McManus表示,如穀物、堅果、瘦蛋白(lean protein)與橄欖油等「地中海類型」飲食,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另外,「植物性飲食」中含有大量維生素、膳食纖維,能對抗氧化過程產生的自由基,亦對減少發炎症狀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