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減少運動後的「肌肉疼痛」? 簡單6招輕鬆化解
運動完時常感覺肌肉痠痛?隔天上班甚至感覺全身僵硬、行走困難?事實上,肌肉痠痛嚴重者較容易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狀況,通常在運動後2-3天出現運動區塊的疼痛與僵硬。若要避免肌肉痠痛的狀況發生,可採取以下6種方法緩解痠痛感。
運動完時常感覺肌肉痠痛?隔天上班甚至感覺全身僵硬、行走困難?事實上,肌肉痠痛嚴重者較容易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的狀況,通常在運動後2-3天出現運動區塊的疼痛與僵硬。若要避免肌肉痠痛的狀況發生,可採取以下6種方法緩解痠痛感。
隨著運動健身、營養補充風氣漸盛,補充更多的「維生素D」和多做重量訓練,哪一種更能增強男性的抗氧化能力?根據《歐洲臨床營養學期刊》所刊登的研究指出,即便是進行較簡單的彈性重量訓練,也對血液中抗氧化活性指標有明顯助益。但是,重訓期間增加維生素D補充,卻對減化氧化發炎反應沒有幫忙。
身上背負數種壓力,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早已司空見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壓力源可能持續傷害身體與心靈健康。哈佛大學直屬健康機構《哈佛健康出版社》即指出,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與長期壓力有關。美國麻州總醫院心理諮商中心專家Shalu Ramchandani指出,個人面對壓力並感到威脅或危險時,會透過釋放壓力荷爾蒙、收緊肌肉、血壓上升以進入「備戰狀態」。
「増肌減脂」是近年許多民眾追求的目標,不過很容易因為錯誤飲食,導致肌肉沒有變大,反而讓體脂肪上升。嫚嫚營養師受訪指出,錯誤的增肌方式不僅無法使肌肉生長,還可能增加脂肪堆積,只達到「增肥」卻無「增肌」的效果。要促使肌肉肥大有必要條件,需攝取足夠蛋白質、假使運動前後沒有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肌肉中的肝醣很容易被過度消耗。
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無論性別或年齡,各年齡層幾乎都有民眾進行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因此,網路上也出現許多健美網紅,教授有關體態鍛鍊的課程內容。其中「胸肌」訓練看似最為「親民」,許多人以為觀看健身網紅拍攝的影片後,跟著一同動作就能有一番成果;訓練1、2個月後才發現胸肌仍然「不為所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胡孝新教練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無論是去健身房進行臥推、或是在家進行徒手訓練,想要使胸肌肥大,第一要件是在訓練時讓胸肌「有感」。
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大型跨國活動被迫延期,其中就包含了每4年舉行一次的奧運會。而隨著東京奧運將於2021年的7月23日開幕,我們得以目睹各國運動員在競技場上一展風采。不過,針對比賽期間是否要開放民眾入場觀賽,國際奧會與日本政府協議的結果,決定各項賽事「不開放觀眾入場」。而這個結果會影響到運動員的表現嗎?德國哈勒-威登堡大學(Martin-Luther-Universität Halle-Wittenberg)的研究認為,此狀況在男、女之間運動員是有分別的。
關於運動,現代人總有千萬種理由杜絕運動健身於千里之外,最常聽到的莫非是「沒時間」、「下班就累得要死了更何況運動」;但如果今天只要5個動作,花10分鐘左右就可以逐步雕塑腹部線條,那何樂而不為呢?以下動作不需要任何器材,只要有瑜珈墊或毛巾就可以在家自己做囉!事不宜遲,馬上進行訓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