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現代人生活作息忙碌,尤其是都會人口容易「食無定時」,從「時間營養學」(Chrononutrition)的角度而言,同樣的飲食作息之下,進食時間是否符合晝夜規律及生理時鐘,不只影響攝取食物後的消化代謝過程,甚至間接影響到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發生率及死亡率。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全球肥胖人口激增,肥胖不只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等併發症風險,與「糖尿病」更有千絲萬縷的相關性。當前醫學主要的減重處置方式包括規律運動、飲食控制、行為改變、減重手術(如胃袖狀切除、胃內水球置入術)與處方藥治療。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於1月1日於中國過世,享年43歲;據傳其死因為心肌梗塞,張誌家之母也於今日(2日)證實此消息。青壯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是否上升?專家表示,急性心肌梗塞雖仍以老年人居多,但3、40歲左右的患者的確有增加趨勢,尤其是本身有三高、肥胖、抽菸者更要注意。
糖尿病是當代社會最重要的代謝性疾病之一,預計在2045年全球將有7.8億人發生糖尿病(people with diabetes)。糖尿病與高血糖不只增加死亡風險,更會升高大、小血管病變,併發心臟病、中風、腎病變、眼病變、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動脈疾病導致截肢 。
為求應景,不少民眾會在「冬至」時節吃湯圓應景。不過,湯圓本身由糯米粉或玉米粉製成,再加上餡料普遍偏甜、且會添加油脂等高熱量原料,平均下來吃4顆就等於一碗飯的熱量,可謂是民眾經常忽略的「飲食地雷」。究竟要如何吃湯圓才能吃得健康又能歡慶節日?
時逢入冬,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鍋物是不少民眾的「進補」首選。不過,特定族群在冬季進補卻可能「越補越大洞」,反而使原有的疾病惡化。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提醒民眾,以下6個具有危險體質的族群,在冬令進補時需要特別留意。
「第一屆亞太專科護理師聯盟(The 1st Asian and Pacific Congress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APCNP )國際研討會」於 12 月 2 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本大會亮點是由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童恒新理事長、泰國 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ssociation(Thailand) 理事長 Sopen Chunuan、日本 Japan Society of Nurse Practitioner 副理事長 Yoko Tsukamoto、澳洲 Australian College of Nurse Practitioners 理事長 Melanie Dunstan 四個組織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見證人包括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趙余玉眉監事長、蔡秀鸞創會理事長、理監事及來自台灣、泰國、日 本、香港、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共計 490 位實體及 180 位與會者。此次研討會展示了共計 447 篇海報,現場 E-Poster 機及大會網站同步呈現,讓與會者全面瞭解專科護理師領域的最新進展,到場致詞的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未來趨勢為遠距醫療整合在宅醫療,專科護理師將擔任走前進社區第一線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