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滋病患接種疫苗 更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 研究:與缺乏「這細胞」有關
對於先天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者而言,若感染新冠肺炎,相較常人更容易造成嚴重併發症;且即使施打疫苗,仍有高機率的染疫風險?《JAMA Network》刊載研究表明,與未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毒,HIV)者相比,愛滋病患者的「突破性感染」機率更高,可能與其體內「CD 4」T細胞稀缺有關。
對於先天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者而言,若感染新冠肺炎,相較常人更容易造成嚴重併發症;且即使施打疫苗,仍有高機率的染疫風險?《JAMA Network》刊載研究表明,與未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毒,HIV)者相比,愛滋病患者的「突破性感染」機率更高,可能與其體內「CD 4」T細胞稀缺有關。
國內於5月2日起正式開放施打兒童疫苗,優先接種廠牌為莫德納(Moderna)。有鑑於莫德納副作用較為劇烈,加上過往兒童接種疫苗的相關數據稀缺,不少家長憂心孩子施打疫苗後,是否將造成嚴重併發症,進而影響生活作息及學業表現。
有不少準媽媽對國內疫情感到擔憂,深怕肚內胎兒也感染新冠病毒。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的大型研究證實,新冠肺炎確實會造成「母嬰傳染」,但整體而言十分少見。研究也表示,即使機率微乎其微,孕婦仍應採取適當措施,減少母嬰傳染的風險。
國內COVID-19疫苗第三劑追加劑接種率已突破4成,朝5成邁進。究竟追加劑的效果如何呢?林口長庚醫院發表國內第一份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研究成果,總計招募340位受試者,發現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有效提升受試者體內抗體生成效果,也更能有效對抗Omicron變種病毒。而施打後的副作用,則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Omicron病毒強大傳染力前所未見,現世7週就讓全球再次陷入新一波大流行疫情。感染Omicron人數最多地區如英國,在1月時每日確診人口更突破16萬人。儘管WHO與相關衛生機構宣稱, Omicron病毒的出現可能預示著全球大流行的結束,權威科學期刊《Nature》卻指出,全球疫情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Omicron疫情正在各國如火如荼地展開,政府機關普遍呼籲民眾應施打第3劑加強針以獲得額外保護力,雖然感染人數屢創新高,輝瑞(Pfizer)執行長 Albert Bourla 卻在接受以色列媒體訪問時斷言,全球將於「數月後」恢復至接近正常的狀態,並表示新冠病毒不會被徹底消滅,將「陪伴人類往後數年」。Bourla也提到,加強劑並不是最後手段,一年一次針對所有變種病毒的「流感針」劑型,才會是結束大流行的有效作法。
Omicron變種病毒迅速造成各國疫情再起,病毒是否演變出更令人的免疫逃脫能力?發佈在權威科學期刊《科學》的最新研究報告宣稱,Omicron變種病毒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會降低疫苗及人體自然免疫系統的保護力。這項報告由哥倫比亞大學與香港大學共同提出,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在棘蛋白的變異數量出現多處突變,可能降低新冠疫苗的保護力,及用於感染者身上的單株抗體治療效果。
COVID-19變種病毒肆虐,各國苦於疫苗分配不均及覆蓋率低,導致近期疫情再起。科學家試圖採取找出對應策略。一項刊登在BMJ預印本的在原始受試者數據分析發現,mRNA疫苗只施打1/4劑量,也能使人體產生免疫反應和中和抗體。經濟學家認為,從抗體數據和T細胞來看,採取「劑量減半施打」能夠解決當前COVID-19疫苗不足的現象,有助於挽救更多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