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壓床」非靈異現象? 與睡眠品質低落有關? 醫教「1措施」改善
隨著民俗月的到來,有一女性向醫師反應連日遇到「靈異現象」,經常睡醒了卻動不了、甚至覺得床邊有人盯著自己看。這是否為民間俗稱的「鬼壓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澄清,該患者遇到的狀況可能是「睡眠癱瘓症」,呼籲民眾不必過度驚慌,可事先透過睡眠醫學門診協助以釐清相關症狀。
隨著民俗月的到來,有一女性向醫師反應連日遇到「靈異現象」,經常睡醒了卻動不了、甚至覺得床邊有人盯著自己看。這是否為民間俗稱的「鬼壓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澄清,該患者遇到的狀況可能是「睡眠癱瘓症」,呼籲民眾不必過度驚慌,可事先透過睡眠醫學門診協助以釐清相關症狀。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其中有80%可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加以預防。《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發佈研究,更新保護心臟健康的七項主要建議,首次納入「睡眠質量」為單獨風險因子,明確提醒睡眠時間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該研究發表於重要醫學期刊《Circulation》 。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感染新冠病毒不只要擔心肺炎、腦炎等重大危害,「長新冠」問題更可能發生「腦霧」現象,對確診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持續影響。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Tamara Fong指出 ,康復後的染疫者約有22%-32%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且主訴的症狀皆相當類似。
長時間睡眠不規律,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恐怕比想像還大?先前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失眠狀況,可能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有所關聯;如今刊載於《Sleep》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作息的「不規律」,如熬夜、輪班、半夜甦醒等行為,對健康亦存在威脅,可能與更高的高血壓風險有關。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平日工作忙副業多,睡眠時間相對較少的狀況下,該透過假日補眠恢復精神嗎?此前學界普遍認為,週末補眠行為可說是讓生理時鐘大亂的「禍源」,補眠時間若超過2小時,充其量只會愈睡愈累、並影響體內晝夜節律。不過,近期《Annals of Hepatology》刊載研究指稱,週末補眠對「肝臟健康」仍有一定好處。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目前雖以輕症者居多,仍有不少民眾擔憂傳染後將對身心造成一定影響。焦慮與恐懼感只增不減,要當心「睡眠問題」將對心理狀態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與許多健康問題皆有關聯,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因此民眾若自覺經常失眠、睡不飽,甚至有長期睡眠問題,應積極調整生活型態,並諮詢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進一步改善睡眠狀態。
明天會不會被感染?這兩天一直咳嗽怎麼辦?疫情之下,許多人愈來愈容易對未來感到憂心、焦慮。捷思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李旻珊醫師指出,焦慮症特徵是對大小事感到緊張不安,對於未來預期發生的事,即使對常人而言並不重大,焦慮症患者就可能因為過度焦慮而出現坐立不安、異常緊張,甚至注意力無法集中,腦中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