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一到就胃痛? 「胃潰瘍」風險高四倍! 醫揭真相:「5習慣」恐是幕後兇手
冬季竟是「胃部疾病」的好發時節?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早於40年前歐洲醫學論文就指出,消化性潰瘍特別容易發生在冬季、而夏天最少發生,患病率相差最多4倍左右。而2021年韓國的大規模回溯分析報告,也揭露了相似的結果。
冬季竟是「胃部疾病」的好發時節?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早於40年前歐洲醫學論文就指出,消化性潰瘍特別容易發生在冬季、而夏天最少發生,患病率相差最多4倍左右。而2021年韓國的大規模回溯分析報告,也揭露了相似的結果。
近日網路創作者「理科太太」推出線上課程,內容包含諮商100小時以上的經驗分享。因心理諮商內容在國內屬「醫療行為」,因此該課程一出隨即引發專業人士的反對與撻伐。對此,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特地將民眾常見對於諮商的問題整理成筆記,幫助增加民眾對於心理議題與心理健康的識能。
「肥胖」人口比例在過去半世紀以來急速上升,部份專家認為肥胖已屬於「流行病」的公衛問題。體重過重與肥胖將大幅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脂肪肝、骨骼關節異常與退化性關節炎。尤要注意的是,肥胖者的血中膽固醇與脂蛋白通常過高,易導致脂肪沉積於心臟,造成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梗塞或狹心症,可能危及性命。
近日北台灣明顯濕冷,且根據氣象報導指出,此週週末(17、18日)將出現入冬後的首波寒流,北台灣低溫可能將下探10度以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氣溫驟降前民眾應做好保暖準備,寒流起碼要做到「10件事」,並避免錯誤的保暖行為,造成身體急性傷害。
常吃甜點、餅乾、加工肉類等「超加工食品」,不僅要承擔變胖的風險,甚至可能讓大腦功能衰退、面臨「變笨」的危機?權威期刊《JAMA Neurology》日前刊載一則研究,指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者,無論是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皆出現顯著下降,大腦的老化速度也比正常人還要快。
「交友軟體」逐漸成為現代人尋求浪漫關係的輔助工具。而年輕族群往往重視「第一印象」,除了上傳面容姣好的大頭貼引人關注,其實「個人簡介」的文本內容,也佔第一印象很重要的部分。《PLOS One》刊載的研究證實,比起陳腔濫調的自我介紹,具有「獨創性」的文本或許更容易受到約會對象的青睞。
目前世足賽正如火如荼地開踢,不少到足球員容易因為鏟球、盤球而摔倒;此前球星內馬爾(Neymar)於2018年世界盃中的倒地翻滾動作,更引來大批網友嘲笑。《一分鐘健身教室》史考特醫師受訪表示,足球倒地後的翻滾姿勢確實能夠減輕地面對膝蓋的衝擊,不失為保護關節的一項措施。
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助於抒解壓力。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成國安危機,2022年迄今新生兒人數僅約11萬,同時女性生孕年齡延後,除了容易面臨不孕症治療問題,植入胚胎後是否能夠誕下健康寶寶,也是新手爸媽的重大憂慮。年僅32歲的王小姐先前流產4次,第5次懷孕又檢測唐氏症而引產,經由第三代試管「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獲得正常胚胎,順利誕下健康寶寶,完成生育孩子的夢想。
知名藝人徐熙媛(大S)近期和韓國明星具俊曄再婚,與前夫汪小菲的互動也成為媒體焦點。新竹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現任覓汨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林肇賢心理師受訪表示,汪小菲在婚後的一連串聲明與動作,可能為一種「不穩定的高自尊人格」特質的顯現。
近年風行的「瘦瘦筆」或「減重筆」傳出嚴重缺貨,甚至排擠到部份糖尿病人的用藥需求。瘦瘦筆如今被視為體重管理與維持體態的利器,其發明與糖尿病治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馬文雅醫師表示,對於無法控制食慾或嚴重病態的糖尿病人,以往只能透過減重手術來達到體重控制,而「瘦瘦筆」類的針劑藥物,無需手術就能達到抑制食慾、降低體重的效果,確實是這類病人的福音。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隨著近日天氣逐漸轉冷,對於長者或慢性病族群而言,保護心血管的措施可謂刻不容緩。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若有三高、心臟病等病史,又沒有控制好疾病,很可能導致身體血流無法供應全身所需,進而引起「心因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