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只年輕化 一發現腎功能恐剩3成! 35歲起應注意「三大指標」
台灣透析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大國」,而腎臟健康與三高控制息息相關,其中又以糖尿病族群的血糖控制最為密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洗腎病在透析前一年罹患的疾病中,糖尿病比例高達47%。大型研究更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現腎功能指數如肌酸酐(Creatinine)異常時腎功能只剩下30%,顯示糖尿病族群及早照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台灣透析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大國」,而腎臟健康與三高控制息息相關,其中又以糖尿病族群的血糖控制最為密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洗腎病在透析前一年罹患的疾病中,糖尿病比例高達47%。大型研究更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現腎功能指數如肌酸酐(Creatinine)異常時腎功能只剩下30%,顯示糖尿病族群及早照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糖尿病族群不只要注意血糖過高,「低血糖」更是不容輕忽。嚴重長期的低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增加、認知功能受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約有3成服用傳統口服藥的第2型糖尿病人曾發生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事件不但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也會影響病人用藥治療的遵從性,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
年末忙著替各式報告、專案結案,假日又只把追劇當消遣,甚至年假也只準備待在家滑手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民眾,上班族平時就有工時過常的問題,若假期期間仍繼續採取緊盯螢幕的行為,如滑手機、追劇、觀看過年特別節目等等,恐怕將使眼部的「Loading」過重,引發「乾眼症」的風險。
新冠疫情解封,空服員蘇小姐(化名)工作的歐洲線班次及工作負荷已經大大超過疫情之前,久違的職業病上身,讓她不僅壓力爆表,晚上也睡不好,更讓她崩潰的是曾經在空中工作時蕁麻疹發作,從脖子、肩膀感覺癢到蔓延全身,飛行十幾個小時癢個不停,只能暫時先吃備用藥,苦撐著繼續工作!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鐘文宏主任表示,臨床上慢性蕁麻疹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由於女性對蕁麻疹忍受度低,加上較為敏感,因此情緒變化及精神壓力累積,很多人甚至會合併焦慮症。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開始出現嗜睡、暴飲暴食,當心是「季節性情感疾患」徵兆?捷思身心醫學診所李旻珊醫師指出,一名30多歲女性OL原本就有季節性憂鬱傾向,近期因面臨父親過世的壓力事件,情緒狀況每況愈下,開始發生長時間嗜睡無法起身工作、暴飲暴食及體重增加等問題,連帶影響工作表現與人際關係,甚至假日也不願意與男友、朋友出門。經過增加日照、規律每周(3次)運動150分鐘,以及就醫調整藥物,2-3個月後才回歸穩定。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長達10天的春假該如何規劃?安排「旅行」或許對於整體健康而言,有意想不到的益處!《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近期刊載研究表明,經常在外旅行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較佳,即使一個人隻身前往異地旅行,對心理與生理的好處也很明顯。
即使距離新冠病毒問世已屆滿3年,對於新冠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ivd)的研究仍方興未艾。除了大眾熟知的腦霧、嚴重咳嗽、失眠等後遺症,目前科學家更直指病毒對多器官的影響,恐怕為「不可逆」!權威期刊《Nature》指出,長新冠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現「多器官老化」的跡象。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自陽曆跨年至農曆過年期間,是各大公司行號「尾牙聚餐」的旺季。無論是公司主辦的盛大尾牙宴,亦或三五朋友的年終小聚,若一攤接一攤吃個不停,體重計上的數字很容易開始「爆走」;也有不少正在控制體重的民眾,容易為此感到焦慮。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吃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