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紅「流汗」還能繼續用嗎? 專家解答常見「3大迷思」:先別急著丟掉!
後疫情時代來臨,隨著口罩逐漸鬆綁,對許多女性來說,第一件事就是恢復以往臉上的妝容,其中又以「口紅」的買氣最盛。口紅除了改善嘴唇顏色,展現好氣色之外,還能成為時尚指標。衛福部食藥署與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提醒女性朋友口紅的使用與保存注意事項。
後疫情時代來臨,隨著口罩逐漸鬆綁,對許多女性來說,第一件事就是恢復以往臉上的妝容,其中又以「口紅」的買氣最盛。口紅除了改善嘴唇顏色,展現好氣色之外,還能成為時尚指標。衛福部食藥署與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提醒女性朋友口紅的使用與保存注意事項。
一上車就情緒失控、對著路上的其他駕駛與行人指指點點,患有俗稱「路怒症」(Road Rage)的攻擊性駕駛行為者,往往是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憂。不過,攻擊性駕駛行為或許可以透過「車上的氣味」改善?《Human Psychopharmacology : Clinical & Experiment》研究指稱,在車上放置「薄荷精油」的香氣,有助於減少攻擊性駕駛行為。
護理師不只是照顧病患的第一線專業人士,更是守護國人健康性命的最前線。本月(3)中嘉義民雄發生一起機車撞擊腳踏車的車禍,一名13歲女學生頭頸部受創,並嚴重出血。經過現場的大林慈濟醫院內科護理師魏靖倫奮勇上前搶救,不顧傷者鮮血流淌滲溼衣褲,與現場消防人員共同施行CPR搶救長達10餘分鐘,直到救護人員抵達接手。
近期國際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正式發表第三例經由幹細胞移植,成功治癒愛滋病與白血病的「杜塞道夫病人」的男性病例報告。對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王錦鈿受訪表示,隨著病毒研究與藥物發展,現今HIV感染者絕大多數可透過用藥穩定控制,幹細胞移植除了具有一定條件限制,更需面臨移植後的排斥與感染風險,並非普遍適用的治療方法。
進入資訊化與AI時代,如何將醫療資訊整合雲端技術與資訊庫,達到快速有效的數據分析,進而提出新的醫療研究構想,將是下一代智慧醫療的發展關鍵。目前臺灣許多雲端醫療資料庫,採取非結構化的方式保存,然而,龐大數據難以被有效的擷取分析,尚未能發揮醫療應用、學術研究、預測與診斷輔助等用途。
台灣全民健保享譽國際,民眾卻面臨擔心藥價不斷調降導致缺藥可用,甚至醫師只能開立便宜學名藥的窘境?今年二月起,藥局及醫院「缺藥」的議題引發社會關注,更有醫事人員受訪宣稱今年調降藥物幅度將高達150億,社區藥局部份藥物甚至已缺藥長達一年之久。知名胸腔科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連大白肺救命藥物「Cisatracurium」都短缺。
30歲的李小姐因工作因素必須穿著「包鞋」上班,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姆指外側長期受到壓迫,且逐漸產生腫痛的狀況。起初以為只是鞋子不合腳等小問題,豈料至門診由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腳趾嚴重「凍甲」,且已引發「甲溝炎」,需要用藥才能改善症狀。
為幫助健康知識向下紮根,澄清醫院舉辦「小小醫護體驗營」,讓小學生親身體驗開刀房和嬰兒房,參觀寶寶洗澡和餵奶,也跟醫師叔叔體驗看診、開刀的情境。將30位小學生分為四組,採取小班制大接觸的做法,每一站都有護理長或護理師親自帶領,並進行刷手標準做法,教導小朋友如何正確遞交手術剪、手術鑷子,感受開刀房的情境。
高醫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展現出諸多績效與成果,這次合作將導入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資源,未來有機會促成更多學術交流,培育專業人才之外,更希望未來能夠導入來自學界的知識與意見,高醫設有血友病中心及肌肉萎縮症的整合醫療門診,長期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隨著科技與醫療發展的趨勢,高醫期許自身前進的腳步不停歇,將進一步投入基因治療領域,導入國際藥廠資源,期盼透過基因治療這一塊重要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