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欄

健康知識分享

中國「hMPV疫情」將威脅台灣? 染疫症狀、治療及高危險族群一次搞懂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疫情升溫,引發關注。hMPV屬RNA病毒,症狀與RSV相似,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喘鳴等,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感染後易併發肺炎。相較流感與肺炎黴漿菌,hMPV少見發燒,主要影響下呼吸道。目前無特效藥或疫苗,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台灣疫情可控,但應保持警覺,並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閱讀更多 »

常看A片影響性功能? 醫駁:影響「微乎其微」,反而對1族群有幫助

色情內容的過度使用,是否會導致性功能障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醫師指出,性功能問題更常與年齡、焦慮、心血管疾病、不運動等因素相關。相較於男性,女性適度觀看色情片可能有助於增強性慾,並提升性生活滿意度。然而,色情成癮者可能影響大腦結構,導致焦慮與性功能障礙惡化,建議適度觀看並保持健康的態度。

閱讀更多 »

打流感疫苗前必看! 4族群不建議馬上接種,醫揭最佳施打時機

流感疫苗能降低孕婦與嬰兒感染風險,哺乳期媽媽接種後亦能透過母乳提供防護。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吳兆昀醫師表示,備孕與進行試管療程女性應提早接種,以免影響受孕機率。高風險族群如孕婦、哺乳期媽媽、嬰幼兒(滿6個月)、慢性病患者、高齡長者等,應及早施打。然而,對疫苗成分嚴重過敏者、發燒或感染中者、曾有嚴重不良反應者及未滿6個月嬰兒應與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接種時機應選擇流感季前或疫情上升期,以確保最佳保護力。

閱讀更多 »

逾過半上班族「運動量」不及格! 久坐不動是關鍵原因? 醫揭5大不良後果

逾半數上班族運動量不足,久坐成為慢性病隱患之一。國健署調查顯示,46.1%成人未達WHO建議運動量,主因包括工作壓力、疲勞與時間不足。國泰綜合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莊海華醫師警告,長期缺乏運動恐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骼退化及心理問題。建議透過定時活動提醒、步行通勤、站立辦公、規劃運動時間等方式增加身體活動。落實日常運動習慣,有助於降低健康風險並提升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對抗流感可以吃什麼? 營養師揭曉:飲食裡最好有這「7種營養素」

大S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逝世,引發關注流感預防與免疫力提升。張語希營養師建議,飲食中應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D、鋅、硒、銅等7種營養素,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減少發炎反應並維持身體代謝功能。富含這些營養的食材包括綠色蔬菜、肝臟、堅果、海鮮、紅肉等。營養師也提醒,若流感症狀惡化,如呼吸困難、胸痛、高燒不退,應立即就醫治療。

閱讀更多 »

藝人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世! 8種人染疫更危險,專家籲「別只搶打流感疫苗」

藝人大S徐熙媛於2月2日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享年48歲。疾管署示警,流感不只是重感冒,易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慢性病患等8大高風險族群須特別警覺。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將大幅增加住院與死亡風險,專家呼籲,預防不應只靠流感疫苗,建議同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並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以降低感染與併發症風險。

閱讀更多 »

過完年總是忘東忘西? 開工日必吃「7大養腦食物」,擺脫腦霧找回清晰思緒

長假後常因腦霧影響記憶與專注力。張語希營養師建議補充7大營養素幫助恢復:一、益生菌改善腸腦連線,來源包括優格和味噌湯;二、維生素C提升記憶力,可從橘子和草莓中攝取;三、維生素B12助專注,可以多吃瘦肉和乳製品;四、Omega-3穩定情緒,鮭魚和藻油是優質來源;五、維生素D促進免疫力,日曬或食用鮭魚補充;六、鎂緩解壓力,可吃堅果與菠菜;七、硒抗氧化,巴西堅果是理想選擇。正確飲食可助快速擺脫腦霧,提高效率。

閱讀更多 »

放心追求理想美胸! 假體品牌宣布「終身保固」 醫:女性隆乳將更有保障

法國假體品牌推出終身保固,為隆乳市場樹立新標準,提升女性對安全性與長效穩定性的信心。台灣隆乳市場亦快速跟進,多品牌提供終身保固。粹究美學手術中心蔡昀達醫師以內視鏡微創技術,精準控制植入,術後恢復快、疼痛低。中心提供3D模擬、無菌手術室及術後超音波追蹤,確保患者全程安全,滿足個人化美學需求,實現理想美胸。

閱讀更多 »

別再讓小小孩睡「有毒床墊」! 專家籲新手爸媽:選寢具必看這3大條件

冬季天氣乾燥敏感,為嬰幼兒打造優質睡眠環境至關重要。張恆恩健管師指出,選用通過安全、環保認證的床墊,能有效降低過敏與疾病風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建議家長選擇透氣、支撐力適中且易清潔的床墊,並搭配規律作息與睡前儀式,如閱讀或柔和音樂,幫助孩子快速入睡。建議選用無毒透氣床墊,提供穩定支撐與快速清潔的功能,為孩子打造安全舒適的睡眠空間。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