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副市長驚傳「腦中風」! 遇突發狀況謹記「FAST口訣」爭取黃金治療期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於11日餐敘時突身體不適且當場倒地,倒地前自覺無法舉起左手、連談話都有困難,送醫後確定為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2-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患者即使存活也可能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於11日餐敘時突身體不適且當場倒地,倒地前自覺無法舉起左手、連談話都有困難,送醫後確定為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2-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患者即使存活也可能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甲狀腺亢進」為體內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疾病之一。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表現可能為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比較怕熱等,與一般的生理狀況容易搞混,進而使患者輕忽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若甲狀腺亢進無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甲狀腺風暴」(thyroidstorm),死亡率高達90%。
「攝護腺」可說是男性下半身的「生命線」,攝護腺除了攸關床上的「雄風」展現,更與排尿、製造精液等功能息息相關。隨著年紀漸增,男性在50歲後會面臨各種攝護腺問題,不僅影響性功能,也可能出現攝護腺癌,造成排尿不順、頻尿、尿不乾淨等等症狀。攝護腺是製造精液的器官之一,射精次數是否會影響攝護腺癌風險?美國哈佛大學曾發佈研宣稱,男性年輕時期射精頻率,確實與老年後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有所關聯。
知名藝人、主持人巴戈傳出因罹患胰臟癌逝世享壽68歲。胰臟癌在國人十大癌死亡率中排名第七位,主要風險因子為吸菸、喝酒、肥胖及糖尿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以死亡確診人數比而言,一年死亡率超過8成。胰臟癌5年存活率普遍約僅1%-5%,是預後甚不理想的癌症。
三立電視台董事長林崑海傳出因頭頸癌逝世。國內頭頸癌患者往往疏於早期檢查,導致延誤治療、錯失黃金時間。最新公佈的十大癌症中,口腔癌(含口咽、下咽)高居第5位,與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喉頭頸科主任劉耿僚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說明,頭頸癌最主要風險因子仍是菸、酒、檳榔。長期蛀牙未治療或配戴不合適假牙,可能導致病毒感染或口腔黏膜長期摩擦造成癌變。此外,牙周病引起的慢性發炎,也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知名導演明金城傳出心肌梗塞猝逝,正值51歲壯年令外界震驚惋惜。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邱一麒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極高,有研究統計發現,約6成以上患者到醫院接受治療前已宣告不治,有危險因子平時應注意定期健康檢查。
除了政府一直宣傳的多洗手、少出入人多室內場所、避免手接觸眼口鼻、戴口罩等相對消極的措施,實際上還有哪些方法可以積極提升個人免疫力、戰勝病原菌呢?
食道癌每年造成1,900人以上死亡,更是男性十大癌症第6名,男性標準化發生率高達女性15.8倍。根據衛福部資料指出,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為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由於食道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如果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應格外留心。
「瘦不下來」是許多人長久以來的煩惱,肥胖儼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不過,關心是否肥胖,不能單純只注意身體質量數值的「BMI」,也要注意與體態、內臟脂肪有關的「體脂率」。嫚嫚營養師表示,成年人體脂肪標準通常以性別與年齡為區分。以年齡來說,可分為2個區段。以「18-29歲」的青年來說,男性標準體脂率為14-20%;女性則為17-24%。 以「30-69歲」的中老年人來說,男性標準體脂率為17-23%,女性則是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