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真能「療癒身心」? 研究曝改善認知功能 還能預防癡呆症
旅行是遠離紛擾、調劑身心靈的方式之一。但其是否能作為一種「療法」,改善各種疾病?近期《Tourism Management》公布的研究表明,以旅行為基礎所實行的「旅行療法」,確實可能對於大腦結構產生積極影響,促進癡呆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旅行是遠離紛擾、調劑身心靈的方式之一。但其是否能作為一種「療法」,改善各種疾病?近期《Tourism Management》公布的研究表明,以旅行為基礎所實行的「旅行療法」,確實可能對於大腦結構產生積極影響,促進癡呆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有鑒於頑固型憂鬱症難治程度與治療方式的日益增加,精準診斷與整合實證療法需求也與日俱增。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正達醫師表示,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生活壓力也與日遽增;世衛組織(WHO)即預估,憂鬱症將是影響全人類造成失能最嚴重的疾病;未來每個人都有可能暴露在精神疾病的風險中。
你對生活感到滿意嗎?是否常感受到幸福感?事實上這與素有「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息息相關。催產素已被證實與渴望親密行為、培養社交能力有關;近期《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催產素的分泌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與同理心,使個人願意採取更多的良善措施,形成「正向循環」。
現代人愈來愈難得到快樂?肇因於工作與經濟壓力,若平時無適當管道做抒解,負面情緒恐怕將發展成心理疾病,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民眾若自覺情緒低落、負面情緒無法抹消,諸多研究已證實,下列措施能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或許有助於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農曆年過後,緊接著就是214西洋情人節,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身心科醫師陳怡如表示,因感情問題的求診者不在少數,多因自身情緒或維繫情感關係所產生困擾、壓力等,導致出現情緒障礙而求助於身心門診。陳怡如醫師表示,在過往諮商與治療過的個案中,特別在節日前後,因感情問題求診,主要可歸類四大族群:一是想脫單卻長期單身者。二是因迷戀而過分放大對方優點者、三是夫妻長期不合導致感情觸礁、四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
知名英語教學YouTuber《阿滴英文》作者阿滴,日前透過影音平台公布罹患憂鬱症長達一年,影片一出引發外界震驚,許多人對平時形象陽光、溫暖的阿滴罹患心理疾病感到相當意外。《阿滴英文》在影音平台擁友267萬訂閱者,身為頻道主理人的阿滴甚至開設實體英文補習班、線上課程,個人事業看似相當成功,已是大眾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何仍被憂鬱症找上門?
「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要去學校找老師,還抱著我說Bye Bye,就像平常一樣」一個悲傷的母親說著。她的女兒是22歲的歌手莊凌芸,從選秀節目脫穎而出,前途一片看好,最後卻在母校的圖書館墜樓不治,留給眾人的是震驚與疑問,她怎麼了?隨著眾人推敲,莊凌雲除了事業壓力、家庭因素以及傾向將壓力往身上攬外,也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