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

不胖、不吃甜食也會得糖尿病?  醫師:食量大體重「不增反減」要小心

不胖、不吃甜食也會得糖尿病? 醫師:食量大體重卻「不增反減」要小心

平時食量大、餓得快,體重卻反而減輕,要當心是罹患「糖尿病」的前兆?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醫科戴廷羽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50歲男子,因在工地工作,工作量大且熱量消耗快,一餐往往要吃2個便當。長期攝取高熱量飲食不但沒有使他增胖,3個月後甚至消瘦10公斤,但經檢查後發現該男子已罹患糖尿病。為此戴廷羽醫師建議,經常外食吃便當的民眾,不妨可先採取以下措施,有助於避免攝取不必要的熱量,如爌肉去肥肉、雞腿去皮,油膩青菜過水後再食用,或用礦泉水淋掉油脂,是避免糖尿病上身的小撇步。

閱讀更多 »
確診喉嚨痛爆怎麼吃?  營養師點名1食物:助修復黏膜與免疫力

確診喉嚨痛爆怎麼吃? 營養師點名1食物:助修復黏膜與免疫力

確診後「喉嚨劇痛」,要避免吃哪些食物加重症狀?簡鈺樺營養師受訪指出,首先建議避開「清脆鬆脆」的食物,例如地瓜片、薯片、餅乾,較容易刺激或吞嚥時因輕脆質地,引發疼痛感。另外,也建議避開營養學分類「酸性」的食物,特別是酒精。天然食物柑橘、蕃茄等也建議不可過量。喉嚨痛時最好也避開「甜食」。

閱讀更多 »
亂經、燥熱被當成更年期  一照超音波醫驚:子宮內膜癌2期了

亂經、燥熱被當成更年期 一照超音波醫驚:子宮內膜癌2期了

愛吃甜食的女性要注意,吃甜食不只易發胖,更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鄭丞傑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是不孕、生育太少、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糖尿病等,過量攝取甜食確實會增加肥胖及子宮內膜癌機率。

閱讀更多 »
尾牙聚餐有三高怎麼吃?  膽固醇恐飆高5大「地雷食物」少碰

尾牙聚餐有三高怎麼吃? 膽固醇恐飆高5大「地雷食物」少碰

又是年末尾牙聚餐時節,吃下太多重油、重鹽的美食,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控制不良。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年末聚餐料理大多是精緻飲食,常有高油、高糖、高鹽成份,享受佳餚的同時很容易攝取多餘熱量。洪暐傑醫師表示,台灣文化在聚餐場合會互相夾菜、倒酒,也常搭配含糖飲料。聚會完後更有不少人習慣「撿菜尾」,將剩餘食物打包回家。這些年末聚餐常見狀況,都可能導致飲食攝取過量,促使血壓、血糖升高,本身有三高問題或慢性病應盡量避免。

閱讀更多 »
疫情期間壓力大如何避開情緒性進食和壓力肥

疫情期間壓力大「體重直線上升」?如何避開「情緒性進食」和壓力肥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民眾開始在家上班上課,加上餐廳無法內用、菜市場人流管置,外送美食成為最熱門的選擇。吃太多外送美食的結果,很可能是隨著防疫期間體重直線上升。尤其當你需要在家上班同時照顧小孩長輩,還須分心擔憂病毒何時找上門,身體自然反應增加攝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這就可能是壓力帶來的「情緒性進食」,讓你一天天走進「壓力肥」的惡性循環。

閱讀更多 »
吃甜食喝飲料都沒在客氣小心變腦殘

吃甜食喝飲料都沒在客氣?愛當「蟻」人小心變腦殘!

漫威電影中有個角色叫「蟻人」(Ant-man),超能力是可以隨時放大縮小自己的身體,並能與螞蟻對話,形象十分活潑可愛。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蟻人,他們也有對甜食來者不拒的超能力,但卻不能拯救世界,且更無法拯救自己因嗜甜過度而越來越虛弱的身體。若你屬於上述嗜甜如命的蟻人類型,除了得好好重視自己的情緒問題、慢性病風險之外,還得擔心吃甜食會讓你記憶力衰退而變成「腦殘」!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