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痘結痂後還會傳染! 將變下波新冠病毒? 專家:3種人最危險
「猴痘」(monkeypox)病毒今年起在各國迅速傳播,截至目前已有48個國家、超過4,000起案例發生,台灣也在近日傳出首例猴痘確診個案,是從德國返台的男留學生,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疾管署也在6月23日起宣佈,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monkeypox)病毒今年起在各國迅速傳播,截至目前已有48個國家、超過4,000起案例發生,台灣也在近日傳出首例猴痘確診個案,是從德國返台的男留學生,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疾管署也在6月23日起宣佈,將「猴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
猴痘疫情持續炎燒,不只科學家們關注傳染態勢,部份國家已開始施打牛痘疫苗作為防範手段。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截至6月6日為止,在全球非猴痘流行區的29個國家已傳出1,019起確診及疑似猴痘感染的病例,其中以英國302例最多,其次則為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德國。
國內目前累積35例兒童重症確診個案(截至6月5日),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染疫後併發「猛爆性腦炎」,最近更傳出重症孩童出現「哮吼」、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令更多父母憂心忡忡的是,兒童確診後是否與成人一樣,有一定機率將造成「長新冠」的長期後遺症。
指揮中心宣佈「快篩陽等同確診」擴大施用一般民眾,預計將有更多確診個案需要進行居家隔離照護,如何減少家戶感染風險?光田綜合醫院沙鹿總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醫師受訪表示,輕症確診者在家照護時,應多注意飲水、休息,隨時覺察是否有症狀變化,避免延誤就醫時間。
Omicron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部份家長擔心接種新冠疫苗有副作用與後遺症,是否讓小朋友「自然感染」獲得抵抗力較安全?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暨急救加護科主任邱南昌醫師受訪強調「這是錯誤概念」,從國外兒童接種疫苗與感染數據來看,強烈建議小朋友應接種新冠疫苗。邱南昌醫師表示,Omicron傳染力極強,未來社區不是自然感染就是接種疫苗而有保護力。對一般健康兒童而言,施打新冠疫苗可減少感染後的重症機率;對於本身有慢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代謝、心臟或肺臟問題的孩子,感染後重症與併發症風險更高,更應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
本土確診病例逐日攀升,雖然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新聞每日不斷播送的確診數字,著實令許多民眾產生恐慌感。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 避免染疫的基本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有其必要;倘若得知自己確診亦無須過度恐慌,可視為與病毒對抗而獲得暫時免疫的過程。
近來幾週,台灣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也有許多人在家隔離或是自主防疫。確診的人,有的是無症狀,而更多的人是有一些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像是嚴重的喉嚨乾痛、咳嗽並有許多痰液分泌物、發燒疲倦和鼻塞流鼻水的患者也都不在少數。當然如果有下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呼吸急促、胸悶或是進一步更不舒服的患者,則需要醫院方面的介入。
本土疫情確診數連日突破5萬人,中醫處方藥「清冠一號」詢問度與日俱增。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黃奎祐醫師受訪表示,清冠一號基本上以清熱解毒為主要功用,方劑內容是根據「荊防敗毒散」調整,可幫助提升抗發炎、讓病勢得到良好控制。
Omicron確診人數預計將持續上升,不少輕症族群將面臨居家隔離與居家照護,家中常備藥品該如何準備也成為民眾關注重點。台大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家豪醫師在社群分享確診後輕症可使用的4類緩解症狀常備藥品,並提醒確診民眾居家用藥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