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問答集】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停經前後「不正常出血」要當心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的內層組織,也是女性懷孕時受精卵胚胎著床之處。當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變厚,發生癌細胞病變而產生腫瘤、硬塊即是子宮內膜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限於子宮腔內,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層、子宮頸、卵巢、輸卵管及周圍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宮以外甚至遠處轉移。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的內層組織,也是女性懷孕時受精卵胚胎著床之處。當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變厚,發生癌細胞病變而產生腫瘤、硬塊即是子宮內膜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限於子宮腔內,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層、子宮頸、卵巢、輸卵管及周圍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宮以外甚至遠處轉移。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近年國內掀起「間歇性斷食」風潮,舉凡168斷食、5:2斷食或隔日斷食法,因步驟簡單、執行相較容易,近年廣受不少年輕上班族的歡迎。不過,斷食行為可能以不同面向影響女性的荷爾蒙;在懷孕、準備受孕或經期期間,恐怕更容易影響女性荷爾蒙、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
女性於更年期出現的荷爾蒙變化,不僅導致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骨質流失迅速易有腰痠背痛或骨折問題,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近期刊載的研究指出,絕經婦女的荷爾蒙變化,恐怕與心血管健康的直接下降有關,呼籲女性切莫輕忽相關風險。
荷爾蒙一旦失調,不僅容易情緒不穩,還會有月經失調、皮膚老化和身形改變等狀況;若是卵巢早衰或是進入更年期後,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悸等相關症候群,也會隨之而來。中醫認為,在荷爾蒙開始下降的階段,適當補充腎氣,並且不讓荷爾蒙流失速度太快,便是每個女性能夠保有青春活力的關鍵。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之一,成年人如果有睡眠健康問題,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心臟病風險增加,甚至會升高晚年各種慢性疾病機率以及增加早逝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未必只有「失眠」或者「睡眠不足」才是睡眠問題。新的研究宣稱,當發生超過一個以上的睡眠問題時,心臟病風險可增加54%至141%之多。
年輕女性注意了,如果有強烈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等等症狀產生,可能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前兆?!子宮內膜異位症被某些人稱為「謎樣的疾病」(Enigmatic diseases),真正發生原因至今尚不明朗,可能的原因包括自體免疫疾病、經血逆流或遺傳因素。不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雖然眾說紛云,發生前可能卻引起身體的特定變化?《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刊載研究宣稱,當女性出現「偏頭痛」的狀況,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訊,且高機率可能產生子宮腺瘤的共病。
活在社群年代,「顏值高低」也和身體健康狀況有關嗎?過去曾有科學家認為,相貌愈出眾的人,可能擁有更為健康的身體,但沒有明確研究能佐證兩者間的關聯。近期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研究則宣稱,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族群,不僅有張漂亮的臉蛋,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比常人更健全。
女星朱芯儀宣布罹患乳癌,並已進展至第2-3期引發各界關心。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為國內婦女發生率第1位之癌症,患病高峰期約落在45-69歲。國健署癌登資料則顯示,台灣女性乳癌近年年輕化趨勢增加,20-40歲「年輕型乳癌」佔總體乳癌人口的40%,提醒年輕女性切莫輕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