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改善原則

大病沒有、小病不斷? 當心「自律神經失調」10大警訊! 營養師教飲食改善原則

近日自覺身體「怪怪的」,去醫院檢查卻沒有診斷出任何異常,且於假期、放鬆狀態時,身體的異常感就會自動消失。若民眾遇到類似的狀況,需要注意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分析,自律神經失調者經常會自覺大病沒有、小病不斷,並合併有「渾身不對勁」的感受。

閱讀更多 »
年假ICU病房爆滿! 腦中風、心肌梗塞恐數小時內奪命  醫教「1運動」幫助血管回春

全球瘋吃「褪黑激素」救失眠? 醫打臉:臨床證據不足! 8習慣沒改照樣睡不好

「褪黑激素」為大腦松果體分泌之激素,主要功能為調節人體的生理時鐘,維持晝夜節律。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台灣每10人就有1人飽受慢性失眠症之苦,因此不少民眾藉由服用保健食品幫助睡眠,其中「外源性褪黑激素」產品近年成為熱門選擇,民間也逐漸流傳服用褪黑激素可緩解失眠的說法。

閱讀更多 »
楊智鈞醫師提醒,挑選魚油時應注意5大重點:一,魚油濃度影響效果,建議選擇濃度84%以上的小顆粒魚油最佳;二,成份單純為佳,建議挑選全球規模最大的Omega3製造商德國KD Pharma專利萃取的魚油,製程安全才有保障。

魚油好處多但別亂吃!醫揭6大功效與3禁忌:濃度夠護心顧眼抗三高

魚油的主要營養價值來自於深海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其中以EPA(Eicosapentaenoic acid)、DHA(Docosahexaenoic Acid)為主;EPA有益於心臟、免疫系統與抑制發炎反應,DHA則是大腦、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結構 ,它們參與了抗發炎、抗凝血、調整脂肪代謝等重大機制作用。魚油純度如果只有25%至50%,濃度就屬於偏低,建議選擇濃度84%以上的魚油,市售也有高達97.7%的魚油。魚油濃度愈高,表示含有更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能對與易引起體內發炎的Omega6脂肪酸達到調節平衡,對健康效益更佳。

閱讀更多 »
更年期婦女養成「10習慣」,荷爾蒙源源不絕,打敗不適症狀

更年期婦女養成「10習慣」,荷爾蒙源源不絕,打敗不適症狀

荷爾蒙一旦失調,不僅容易情緒不穩,還會有月經失調、皮膚老化和身形改變等狀況;若是卵巢早衰或是進入更年期後,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悸等相關症候群,也會隨之而來。中醫認為,在荷爾蒙開始下降的階段,適當補充腎氣,並且不讓荷爾蒙流失速度太快,便是每個女性能夠保有青春活力的關鍵。

閱讀更多 »
吃「保健品」對睡眠有幫助嗎?  專家:不如養成「5大習慣」

吃「保健品」對睡眠有幫助嗎? 專家:不如養成「5大習慣」

長期失眠服用保健品,對促進睡眠有幫助嗎?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行為睡眠醫學臨床主任Suzanne Bertisch表示,以目前現有的研究而言,額外補充保健品是否能促進睡眠,仍存在許多爭議,但若產品含有以下4種成分:大麻二酚(CBD)、纈草、合成褪黑激素和洋甘菊,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不過,保健品的效用因人而異,在嘗試前仍須諮詢醫師。

閱讀更多 »
防疫戰略已變!  醫師:自然感染上升  有助群體免疫與抗體維持

防疫戰略已變! 醫師:自然感染上升 有助群體免疫與抗體維持

新冠病毒本土個案連兩日突破380起,疫情將大規模爆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傳染防治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醫師受訪時表示,現今疫情態勢與去年不同,去年的Delta株重症率、死亡率皆高,而如今Omicron約99.79%感染者屬於輕症及無症狀,防疫策略亦須相應改變。黃高彬醫師指出,台灣目前確診人數約2.5萬人,而接種第三劑疫苗人口比例約51%,等於仍有半數人口沒有足夠保護力,2個人就有1個面臨高感染風險。必須考慮如何在感染人數上升、維持足夠醫療量能之下,逐漸朝正常生活前進。

閱讀更多 »
6千人數據分析:睡眠障礙害心臟病暴增3倍!5招逆轉睡眠問題

6千人數據分析:睡眠障礙害心臟病暴增3倍!5招逆轉睡眠問題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佳是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子之一,成年人如果有睡眠健康問題,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心臟病風險增加,甚至會升高晚年各種慢性疾病機率以及增加早逝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未必只有「失眠」或者「睡眠不足」才是睡眠問題。新的研究宣稱,當發生超過一個以上的睡眠問題時,心臟病風險可增加54%至141%之多。

閱讀更多 »
「開燈睡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研究曝關鍵:光線太亮使「內分泌暴走」

「開燈睡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 研究曝關鍵:光線太亮使「內分泌暴走」

喜歡「開燈睡覺」可能對身體有害?先前學界已經指出,夜間睡眠時暴露於過量的光源,將影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更容易導致女性肥胖 ,且對人體的代謝調節產生影響。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的內容更指出,睡眠期間的光照將會損害體內的葡萄糖代謝功能,並導致更高的糖尿病發生率。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