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魚跟魚油不一樣? Omega3脂肪酸有哪些作用? 藥師揭3大魚油迷思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一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一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近日氣溫明顯驟降,不少受到天氣影響,容易出現頭痛不適的狀況。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不少民眾外出時沒有攜帶帽子、毛帽等保暖物件,冷風吹過頭不時就會引起劇烈頭痛,往往需要返家吃完止痛藥後才有改善。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事實上吹冷風頭痛可能是「氣血受阻」的一種表現,這類族群不僅平時體弱怕冷、手腳容易冰冷,更常在寒流來襲時蒙受感冒症狀的困擾。
坐在馬桶老半天卻上不出來?不少人面臨排便不順暢和便秘問題,會選擇直接到藥局購買瀉藥。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市面常見緩瀉劑共有四大類:一、膨脹型緩瀉劑;二、刺激型瀉劑;三、滲透型緩瀉劑;四、糞便軟化劑。除了作用時間長短差異,也有需要注意禁忌症。緩瀉劑也不建議長期使用,避免增加腸胃對瀉劑的依賴性,影響正常蠕動機能。
「維生素D」為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於促進骨骼與肌肉健康。事實上關於維生素D補充劑的效果仍存在諸多爭議,有研究認為維生素D攝取不足將引起早死風險;也有文獻指出,長者頻繁補充維生素D,失智與死亡風險恐增加2倍,更有研究質疑維生素D補充劑預防骨折的效果,不如大眾所預期般地有效。
近年來,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重視健康的飲食選擇,相較於傳統認知的宗教素,更像是一種純粹的飲食選擇!不論是隨著重視環保議題、愛護動物,或純粹希望攝取更多蔬食,都讓茹素意識更加抬頭,越受重視。為了幫助民眾聰明選擇素食,衛福部食藥署特別請到侯沂錚營養師來為民眾做詳細說明。
攝取充足維生素C對維持健康免疫力很重要,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忙碌,不少民眾選擇額外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作為日常保健,但過量攝取維生素C不只可能增加腎臟負擔,還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必須洗腎救命。一份刊登在開放期刊《Cureus》最新的病例報告即指出 ,一名55歲的女性因為體內過量的維生素C引發急性腎損傷(AKI)及腎臟高草酸尿症(hyperoxaluria),急診至今三個月,必須持續透過血液透析(洗腎)維繫腎臟健康,並已確診屬於末期腎臟病(ESKD)。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冬天為草莓的主要產季,不少民眾喜歡草莓酸甜的滋味,卻也擔憂農藥殘留問題,因此對其敬而遠之。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提醒民眾,其實正確地洗滌草莓,實是不用害怕農藥過多的問題;再者,草莓含有諸多的營養成分,適量攝取能補充至少6種營養來源。高敏敏營養師指出,每日的草莓攝取量可用「一份」做為標準,也就是小型草莓約16顆、中型草莓約10顆的量,每一次的份量大約是60大卡、碳水化合物約15g,低熱量與低澱粉量對於減重者而言,可做為日常點心或解饞時的優先選擇。
早上工作時總是自覺昏昏欲睡、提不起勁,可能不單單只是前一晚的睡眠出問題,與前一天的運動狀況、和早餐的攝取內容也有關聯?《Nature Communication》的刊載研究,針對個人生活習慣建立分析,表明「4大因素」可能是決定早晨警覺性是否足夠的關鍵。